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章:比起不同的地方,人们更重视类似之处 (360年—363年)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高卢军团拥戴尤利安皇帝登基

    尤利安的征战与胜利

    君士坦提乌斯二世之死

    尤利安皇帝的民政

    尤利安死于波斯远征

    继位者约维安以丧权辱国的和约救出罗马军队

    尤利安名声日益高涨

    当罗马人在圣职人员和太监的暴政下民不聊生时,帝国到处都对尤利安赞不绝口。

    这位年轻的副帝对以前曾经屈服于其武力之下的日耳曼尼亚的蛮族来说,仍然是心中恐惧的对象;对罗马军士兵来说,则是胜利的领袖;对行省民众来说,更是慈悲为怀的施政者。帝国内只有反对尤利安晋升的君士坦提乌斯二世的宠臣,对他的功绩存有戒心,视他为宫廷之敌。

    尤利安的声望尚未高涨时,宫廷里一群最擅长恶意中伤的跳梁小丑,便已对他百般诋毁,比如说他在炫耀自己的纯朴,嘲笑他的长相和服装,说他是毛毵毵的野蛮人或是披上紫袍的猴子。另外,尽管他的来函写得非常谦虚,他们还是不屑一顾,说那只不过是在雅典学校学过军事技术的年轻将军在书桌上的空谈罢了。

    然而那些充满恶意的讥评,面对征服法兰克人和阿勒曼尼人的实际功绩,最后还是不得不沉默下来。不只如此,现在就连皇帝也在嫉妒他的荣誉,想把那荣誉占为己有。

    或许就是这个缘故,所以依照自古以来的习惯,在那些配以桂冠寄给各行省的信函中,哪里也找不到真正有功的尤利安的名字。信函上写的是这次征伐蛮族,全是亲赴前线英勇克敌的君士坦提乌斯二世的战绩,成为俘虏的蛮族国王也是在战场上被拖到皇帝面前的。

    实际上,两军交战正激烈时,君士坦提乌斯二世还在离战场大约四十天行程的地方。

    奸臣的阴谋

    民众再怎么容易轻信别人,也不会被像这样捏造出来的故事欺骗,而皇帝自己也不可能以此感到满足。

    整个罗马帝国都在歌颂尤利安的伟业,支持这个副帝,这让君士坦提乌斯二世气急败坏,于是他就逐渐认真地去聆听周遭阿谀者的花言巧语。

    奸臣的阴谋言之凿凿,而且掩饰得极其巧妙。他们并不贬抑尤利安,而是反过来不断夸大他的美德、众望、才华和功绩,然后吞吞吐吐地暗示潜在的危险性,亦即万一士兵抛弃忠孝节义投奔这个将军麾下,或者他出于独立的野心和复仇之念,失去原本的忠诚,这就很可能立即为皇帝带来严重的灾难。

    出席皇帝亲自主持的会议之人,都把君士坦提乌斯二世的个人担忧,当作身为君主对国家安全应有的顾虑。但事实上,皇帝只不过是把平日对出类拔萃的尤利安所怀的憎恨与嫉妒,用比较好听的“忧心”一词来欺骗自己罢了。

    可是尤利安刚让高卢地区恢复平静,东方各行省的情势就紧张起来,这给予皇帝亲信的阴谋以最好的借口。

    尤利安被解除武装,宫廷召回以前好几次在莱茵河畔镇压日耳曼人的副帝的精锐军,投入远在天边的波斯战场。

    两名政府高官抵达在巴黎的冬季营地执行公务,在施行善政的尤利安那里,他们带来的皇帝的严厉敕令,让尤利安大吃一惊。

    敕令的内容是:在尤利安麾下骁勇善战的凯尔特、佩图兰特、赫鲁利、巴达维各部族组成的四个军团脱离尤利安的指挥,从剩下的部队中各选出三百名士兵,立刻朝波斯边境出发,以急行军的方式在开战之前抵达。

    尤利安知道这道敕令将会招来何等严重的后果,他为此忧心不已。因为这支由蛮族组成的辅助军,是在绝对不会被派遣到阿尔卑斯山另一边去的条件下,才自愿参军的。由于始终遵守这个条件,他们才信任罗马帝国,尤利安自身的名誉也因此得以维护,但现在却要被派遣到波斯战场。

    出卖重视信义、自由胜于一切,不受任何约束的独立军团,不用说也知道必然会导致群情激愤,他们对罗马帝国失去了信任。

    如果是被称为“罗马公民”、享有特权的正规军士兵,那还好商量,然而辅助军士兵只不过是佣兵,对“共和国”或“罗马”这样的名称,根本就不感兴趣。

    他们生于斯长于斯,热爱高卢的气候和习俗,并且也敬爱尤利安。但对君士坦提乌斯二世则不然,这个皇帝是他们轻蔑的对象,不,或许甚至是憎恨的对象。而且他们想都不愿意去想艰苦的行军、波斯军的弓箭和亚洲那炙人的沙漠。

    士兵们反抗敕令,说他们亲手解放了这个地区,现在这里是他们的祖国,在这里保护家人和同胞才是最神圣、最重要的义务。

    高卢人知道战争已经不可避免,他们对日渐逼近的战争感到不安。

    在日耳曼人看来,这是丧权辱国的条约,一旦高卢地方军力枯竭,他们一定会撕毁条约。至于尤利安再怎么有勇气和才干,对这位树大招风的将军,国家一定会将一切灾难的责任都推到他头上。而他在徒劳抵抗后,不是成为蛮族的俘虏,就是被当成罪犯,捆绑送到皇宫去。

    话虽如此,若是将敕令照单全收,那就意味着他的毁灭,不,也意味着他所爱的全体高卢人的毁灭。不过拒绝是叛变行为,亦即宣战。皇帝嫉妒心那么强,对于敕令根本就没有解释余地。副帝这个附属地位,完全不允许有任何踌躇或举棋不定。

    苦恼的副帝

    尤利安感到孤独无依,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件事情才好。盟友萨路斯特已经在太监的阴谋下离职,他再也无法寻求这位朋友的忠言,也不可能获得自己幕僚的支持来贯彻自己的主张,他无法期待他们会同意让高卢瓦解。

    不巧,骑兵司令官卢皮西努斯又受到紧急派遣,前往不列颠尼亚攻打苏格兰人和皮克特人,而且民政总督弗洛伦蒂乌斯也前往维也纳去审核贡金。

    上述两人当中,后者弗洛伦蒂乌斯老练狡猾,为了逃避这个紧急事态的责任,他巧妙拖延尤利安多次命他回来的要求。

    这期间,宫廷使节一个接一个抵达,不断强迫副帝执行命令。使节说等他的幕僚回来只会招来延迟执行命令的罪过,如果无法立即执行,他们可以代替。

    尤利安已经无法拒绝,但又很难答应,最后他终于表示希望退位,甚至说出退位的决心。这个地位已经无法顺利保住,但他也预料到一旦退位,危险立刻就会降临。

    部属的顺从

    经过一番内心挣扎之后,尤利安不得不得出这样的结论:服从才是部属最大的美德,国家大事的决定权完全掌握在皇帝手中。一旦下定这个决心,他就开始执行君士坦提乌斯二世的命令,陆续做出必要的指示。

    就这样,一部分军队朝阿尔卑斯山出发。从几支守备队中精选出来的分遣部队,开始各自向集合地移动。

    士兵们踩着沉重的脚步走着,一股战栗在旁边送行的人群之间弥漫着。有的人绝望得一言不发,有的人则悲痛得大声嘶喊。其中更有抱着幼儿的士兵妻子,用愤怒和悲伤的话语,指责抛弃家人的丈夫。士兵们也感到懊悔不已。

    副帝看到这个悲惨的光景,心痛极了。他叫士兵准备大量马车,允许他们带家人同行,尽力减轻他不得已施加给他们的苦难。

    但这反而使得他的声望愈发高涨,更加增添士兵的不满。

    武装集团的悲伤立刻化为愤怒,所有的军营都怨声四起,言辞愈来愈大胆,现在已演变为就是造反也在所不惜。

    而且显然是在队长的默许下,士兵之间暗中传阅着檄文,檄文上巧妙写着副帝受到的屈辱、宫廷对高卢军的施压、胆小的君士坦提乌斯二世的堕落腐化。

    宫廷使节在一片造反声中产生强烈的危机感。他们只是一味逼迫副帝开拔军队,完全不听他那诚实、贤明的诤言。尤利安建议不要让军队进入巴黎,并不断暗示他若和士兵见面将会发生怎样危险的事态。

    “各位亲爱的士兵!”

    刚获知军队抵达的消息,尤利安立刻出去迎接士兵。他站上城门前方搭建的讲台,说出因阶级和军功特别值得眷顾的军官名字,然后对着四周环绕的全体士兵,发表事先准备好的演讲。

    尤利安首先感谢、称赞他们的功绩,接着说君士坦提乌斯二世是伟大的皇帝,要求大家在这位正帝的领导下执行军务,最后劝说他们要立刻而且高兴地服从敕令。

    士兵们只能保持沉默。片刻休息后,大家分别回到自己的营区。因为发出粗野的喊声会让将军皱眉,而发出欢呼声就是欺骗自己。

    重要军官应邀赴宴,饮酒之间,尤利安很亲切地对他们说,事到如今,他已经无法回报他们的辛劳。不久筵席结束,在尤利安于悲叹和困惑的氛围中离去后,他们随即为敬爱的将军即将离开祖国、为自己的悲惨命运放声痛哭。

    无法抵挡的潮流

    军官们在军营内提出大胆的意见,希望讨论现在能够避免离别的唯一方法,这个意见获得同意。

    就这样,士兵的愤怒逐渐发展成共谋造反,激情让合理的抱怨高涨起来,并且在开拔前夕开怀畅饮的酒精作祟下,那激情被煽动得愈发炽烈。

    深夜,近乎发狂的士兵拔剑出鞘,举着火把冲进城门,围住宫殿,终于喊出:

    “尤利安皇帝万岁!”

    满怀不安打盹安歇的副帝,被外面的喧闹声惊醒过来,立刻就发现大事不妙。他命人紧闭宫殿大门,防止士兵闯入,这才维护住自身的安全。

    可是天一亮,失去耐心的士兵冲入宫殿,一边表示敬意,一边用暴力捉住尤利安,接着用出鞘的剑筑成一道墙护送他走遍巴黎大街,最后让他登上讲台,不断对他高呼“皇帝万岁”。

    尤利安认为他必须留下辩解的借口————他对造反一事做了抵抗,但最后还是不得不变节投降————以便保护自己。

    因此,他请求所有士兵————有时是对军官————谅解他,并一有机会就显示他的义愤,希望他们不要让他不朽的功绩留下污点。他保证只要他们立刻恢复像以前那样的忠诚,他可以请求皇帝不只对他们赐予特别的恩赦,也撤回敕令。

    但是,对自己犯下的重罪已经做好心理准备的军官和士兵,比起君士坦提乌斯二世的慈悲,更期待尤利安的回报。他们的热情逐渐变得焦虑,焦虑再转为愤怒,不过尤利安的态度仍然没有任何软化的迹象。

    可是到了被迫选择不是登基就是身亡时,他终于不得不屈服,在全军的欢呼和注视下,他被挂上盾牌,戴上别人递给他的军装衣领代替帝冠。

    登基典礼在他公开承诺要赏赐特别奖金后结束,新皇帝走下讲台,表情凝重地快步返回宫殿,把自己关在宫殿最里面的房间里。

    尤利安知道军官和士兵的计划后,暂睡片刻。据他后来对亲信好友所说的,在睡梦中,帝国的守护神站在寝室门外,不但一直想闯入寝室,还指责他缺乏勇气和野心。而且当他既吃惊又困惑地向大神朱庇特祈祷时,大神立即很明确地托梦给他说,服从军队的意思就是服从天意。

    这个违反一般理性原则的言行举动,在加深我们猜疑的同时,也阻碍了我们进一步探索。像这样迷信而且巧妙的宗教热情,一旦栖宿在高贵的心灵中,难道连重要的伦理原则,亦即道德和真理也会逐渐受到腐蚀吗?

    制止支持者的狂热、保护敌人的安全、粉碎想要加害他生命与威信的阴谋,是新皇帝面临的重要工作。因此,尤利安虽然下定决心要维护新获得的地位,但还是不放弃希望,他想让帝国免除内战的灾难,避免和君士坦提乌斯二世交战,并恢复自己的忠臣名誉。

    于是他在聚集于战神广场上的士兵面前现身,陈述以前无数次的胜利,接着向他们面对的不幸表示同情,赞赏他们的决心,尽量让他们怀着希望,同时警告他们不得走极端。他说服他们如果东方的皇帝遵守应有的协议,他们就要放弃讨伐的念头,只要有舒适的日子可过,统治高卢各行省就应感到满足。直到士兵们发誓遵守承诺,他才让大家散会。

    日渐逼近的内战

    尤利安一方面进行和平谈判,另一方面积极准备应战,军队也都进入紧急状况,同时他利用时局不稳的机会,又增加新的兵源。

    先前由于马格嫩提乌斯的虐待,高卢到处都可以看到的流浪汉和盗贼,这些人非常感激地接受值得信赖的君主的大赦,服从严格的军纪,继续燃起对君士坦提乌斯二世及其宫廷的怒火。

    季节交替,到了可以出兵的时刻。尤利安走在军队最前方,来到克莱沃近郊,在莱茵河上架桥渡过河去,准备讨伐阿陶里人————这个法兰克人的支族,利用帝国的内乱,想要掠夺边境。

    讨伐非常成功。尤利安视察从弗勒维尔到巴塞尔的莱茵河沿岸要塞,仔细检查从阿勒曼尼人手中夺回的地区,随后经由以前遭受过阿勒曼尼人蹂躏过的贝桑松进入维也纳,在这里设置过冬用的大本营。

    在对好几个重要地方完成修缮,并加强全高卢的防卫后,尤利安心想,如此一来,当他不在时,日耳曼人也应该不敢轻举妄动。这不仅是因为这次防卫已经得到加强,而且他以前已经好几次亲自惩罚过日耳曼人。

    剩下的问题是,他和棘手的阿勒曼尼人之间很有可能爆发战争,他们表面上遵守条约,私底下却在增强军备。

    于是尤利安再三思考后,用一招妙计让阿勒曼尼人首领大吃一惊。

    接到罗马地方长官邀请参加筵席的蛮族国王,心中没有任何警戒之心。他把对方当成朋友,立即应允,却在酒酣耳热之际遭受逮捕,成为俘虏并马上被送到西班牙的内陆深处。

    尤利安已经不必再担心什么,趁着民心大乱的蛮族恢复平静之前,他随即率领军队出现在莱茵河畔,再度渡过这条大河,重新展现以前四次远征时表现过的武威,让对方留下深刻印象。

    单方面的和解

    尤利安的使节接到指示要全力完成任务,但是在从意大利前往达尔马提亚途中,使节受到行省长官的刁难,被留了下来。因此,他们从君士坦丁堡到卡帕多细亚的恺撒利亚的旅程走得非常缓慢。

    当他们好不容易进入首都,获准晋见君士坦提乌斯二世时,皇帝已经怒不可遏。经由几个部下连续带来的紧急通报,皇帝早已获知尤利安和高卢军队的动向。

    使节念出尤利安的亲笔信函,让君士坦提乌斯二世咬牙切齿,最后火冒三丈,将吓得哆嗦不已的使节团臭骂一顿并赶了出去。

    皇帝这个时候的神情、动作和从口中蹦出的激烈字眼,都说明他已经心乱如麻。如果海伦娜王妃还活着,或许她就会为丈夫和弟弟调解,但她在历经好几次流产的痛苦后早已经死了。

    而已故的皇后优西比娅生前直到临终之际,都深爱着尤利安,要是她还活着,一定会劝皇帝息怒。君士坦提乌斯二世在这个皇后死后,才开始受到自己的激情和亲信太监的摆布。

    现在最重要的是对抗入侵的蛮族,个人的恩怨必须摆在一边。他认为只要在前往波斯边境途中,特赦尤利安和他的军队应该就够了。

    于是,他向副帝提出如下要求:放弃叛军授予他的正帝称号与地位,权限交给宫廷任命的高官,由阿里乌派之一的高卢主教爱比克泰德传达特赦并保障他的安全。

    巴黎和安条克之间相隔三千英里,隔着这样遥远的距离协商条约只会徒劳地浪费了好几个月的时间,而他那顺从的态度也只会更加激怒执迷不悟的对方罢了。了解到这一点后,尤利安终于得出非打一场内战不可的结论。

    他立即召集民众和士兵,在大家面前接见皇帝派来的使者————财务官列昂纳斯。

    列昂纳斯念出君士坦提乌斯二世的敕令,大家都竖耳倾听。使者读完之后,尤利安以恭敬得近乎谄媚的态度,说只要拥戴他的士兵同意,他立刻就放弃正帝的称号。

    但是,他的说话声随即就被浪潮般的怒吼淹没了。接着有人喊出:“正帝尤利安,必须继续统治军队和人民,以及你拯救出来的共和国权威!”整个广场上的人群全附和这呐喊,让早已脸色苍白的皇帝使者更蜷缩成一团。

    之后使者又念出敕令的另一部分,其内容充满指责尤利安忘恩负义的字眼,并问,把已成孤儿的他救出来,尽心尽力抚养长大,并且授予他紫袍的,究竟是谁?

    不再顺从

    “什么?孤儿?”尤利安再也克制不住愤怒,反而开始主张自己行动的正当性。“把我一家灭门的人,竟然说我是孤儿?长久以来,我一直努力要忘掉这残忍的谋杀,现在杀人者竟然主动来强迫我去复仇!”

    集会就此中断,列昂纳斯好不容易才从群众愤怒的拳头下抽身而退,带着尤利安的回信,被送回皇帝那里去。在回信中,尤利安用激烈的字眼痛陈在心中积压、隐忍了二十年的轻蔑和憎恨。当时尤利安正要庆祝基督教的主显节,在表明这个可以说是“宣战”的心意之后,他决定将自身的安危交给不朽的众神。与君士坦提乌斯二世的友谊姑且不论,就连基督教他也公开否定了。

    由于中途拦截到君士坦提乌斯二世写给蛮族的亲笔信函,尤利安知道皇帝要牺牲自己国家的利益,煽动蛮族再度入侵西方。当下情势已经不容再犹豫,尤利安必须立刻采取行动。

    通过侦察到博登湖畔和科蒂埃阿尔卑斯山麓设有后勤仓库,尤利安知道有两支部队在移动。而且规模————两座仓库分别储藏了六十万夸脱的面粉————也说明了想要构筑包围网的敌军兵力有多么强大。

    但皇帝还远在亚细亚,多瑙河一带防卫薄弱。尤利安认为,现在只要立刻占领达尔马提亚,一定会有许多士兵投奔他的麾下,而且当地盛产的金银也可以支付军费。

    尤利安随即召集士兵,发布这项大胆的作战计划,竭力说服他们要相信将领和自己。他最后用演讲总结说,对敌人要威胁,对同胞要谦虚,对长官要服从,警告他们不得破坏以前的良好声誉。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